欢迎访问长春光华学院学生工作处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养成教育

首页> 养成教育> 正文

【养成教育】“感恩”习惯项目推介

2022-09-13

养成教育是我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作为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抓手。为了更好地让广大新生了解养成教育,认可养成教育,不断从好习惯的养成中受益,现开展养成教育好习惯项目推介。

养成教育好习惯三:感  恩

一、“感恩”习惯项目的来源出处

感恩,意为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二、“感恩”习惯项目形成的背景与历史发展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有伯牙于钟子期的知遇之恩,钟子期死后,伯牙自断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这是伯牙对钟子期的感恩。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这是豫让对智伯的报恩。这些事情无不体现了“感恩”对于中华民族思想的影响。

感恩是一种良知,更是对善良的接力和传递。人生在世,谁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受人恩德后,记住他人的好,常怀感恩之心,在他人身处困苦时,力所能及伸出援手,不仅符合人之本性,也是推动社会温暖前行的力量源泉。

三、“感恩”名人故事:韩信千金酬漂母,报答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插图:韩信千金酬漂母,报答一饭之恩(092040726马子涵)

四、我校落实“感恩”习惯项目的典型案例

管理学院开展“养成教育之感恩电影知心”活动,使同学们充分的认识到帮助他人以及感恩他人的意义;现代教育学院举办“怀感恩之情,唱祖国赞歌”主题红歌赛活动,红歌演唱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助力同学们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艺术设计学院开展“回忆成长事,感恩父母情”的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相互分享了自己成长路上意义重大的故事,说出了感恩,更进一步浓郁了知恩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各教学院结合实际制定了系列感恩活动方案,教育学生要感恩祖国、感谢社会、感恩家长、感谢老师、感恩他人。同时各教学院把学生感恩习惯的养成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一项来抓好抓实,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重在实践,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组织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我校学生感恩好习惯的养成。

五、“感恩”习惯项目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看重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感恩会形成一把无形的尺子,会形成许许多多内心的规范。感恩的对象很多,有的是同学、亲人,有的是老师,也有很多陌生人。而感恩的心能使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更加丰富,全校上下持续浓郁着“感恩”的良好氛围,感恩身边的人,将爱融入学生自身的成长,学校的百年建设发展之中,在“立志、博学、诚信、创新”中实现伟大飞跃。

f_pic4.png

学生工作处官方微信平台新.jpg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了解更多校园咨询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春光华学院 版权所有 吉ICP备05002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