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春光华学院学生工作处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理论研究

首页> 正文

关于家校合作共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调查报告 ——基于长春光华学院家校合作共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调查问卷分析

2019-11-25

陈莉 长春光华学院

 

摘要:家庭与学校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两大教育阵地,家校协同共育尤为重要。基于长春光华学院家校合作共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家校合作共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看法以及家庭对二者协同共育的态度。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分析阻碍家校合作协同共育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家校合作 养成教育 协同共育 大学生

一、调研概述

(一)调查对象

长春光华学院在校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式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对在校学生家长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

(三)调查目的

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对家校合作共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看法及态度;二是分析阻碍家校合作协同共育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家校合作在大学生养成教育实践中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养成教育立德树人终极目标的实现。

(四)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由27个问题组成,涉及家庭教育方式、亲子交流频率、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家校合作的理解等方面的内容,问卷中的问题均提供选项,依据选项关联性进行题目的跳转。

二、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共计回收网络问卷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74份。

1.据统计填写本调查问卷69%是母亲,父亲仅为25%。家长文化程度整体水平为高中,本科及以上仅占7%,并且40%的职业为农民,可见要想建立不同专业、不同文化层次背景的家长资源库,应整合全校在校学生家长资源以及寻求社会资源。

111.jpg

图1 在校学生家长的职业

2.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科学,89%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通常是民主协商型,放任溺爱型仅4%;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微信、打电话以及面谈,频率一般是一周1至3次;可喜的是还有1.3%的家庭坚持用传统的书信方式交流感情。

222.jpg

图2 家长对于孩子通常的教育方式

333.jpg

图3 家长与孩子通常的交流方式

3.看似通讯十分发达,但仍有20%的家长表示不太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希望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依次是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以及行为习惯。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在大学期间能力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比较关注,但了解的渠道单一。

444.jpg

图4 家长比较关注孩子在校的情况

    4.高达93%的家长认为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学是三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家长最希望孩子养成的习惯排行前五的是:做事认真、感恩、自主学习、勤奋、诚信。并且95%的家长愿意参与孩子的养成教育活动,认同习惯养成必须家校要求一致。

555.jpg

图5 家长最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先后排序

    5.家校合作的平台亟待搭建,35%的家长表示在参与的过程中愿意为养成教育出谋划策,希望好建议被采纳。

666.jpg

图6 家庭参与孩子养成教育活动的途径

三、讨论与对策研究

从问卷结果初步分析:阻碍家校合作协同共育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有时空距离、家长重视程度、家校信息交互频率、养成教育活动参与途径、家校合作制度保障等。

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通讯手段,优化沟通机制,以双向沟通替代单向告知,以主动参与取代被动参与,促进家校教育理念的同频共育。②家长以身作则延续良好家风,并以家风、家训、家族故事为养成教育提供素材,家长亲身体验养成过程并做情境评价。③探索和谐共赢、协同共育的和合共生的家校合作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

1.以莘莘光华APP和官方微信平台为载体,实现家、校、生三方共同养成

开发莘莘光华APP家长端,采用“签到积分制”和“习惯圈” 、“班级圈”打卡加习惯币激励机制,实现家长端能直观的看到学生在校期间所选的习惯、活动参与情况以及习惯小组评分结果等相关信息,实时更新学生养成教育的习惯币积分排名情况。家长每次的点赞和每条中肯的评语都会随机给学生本人加习惯币。以此弥补了学生期末养成教育档案只体现结果不体现过程的不足,增加一对一监督考核的力量。官方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和“家长课堂”板块,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信,家庭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与家庭的互鉴,打破家、校、生的时空距离。

2.以养成教育18+1个习惯的“三个维度”为家校合作线下活动的结合点

一是日常行为方面。开发尊重父母、长辈、他人感觉和劳动成果的主题活动,并在日常中尊重和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二是品德修养方面。开发“孝亲侍老”社会实践活动、“儿时味道”感恩主题活动以及“子承父业,传其志” 、“家风、家训、家长亲笔信”家风故事征集活动,激发大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自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国家和社会。

三是性格气质方面。挫而不倒、调整心态、优化性格、自律和负责5个习惯均可结合开展“同城互换生活” 、家风正能量案例开展教育活动。

四是学业素质方面。读书、勤奋、思考和自主学习等习惯可开展“家国同构”宣讲活动、“灵魂回归故里”优良家风传承活动以及“以书之名交换彼此世界” ,使大学生明白既要志存高远,还要脚踏实地。

3.以家校合作的“四个举措”全面提升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质量

一是打造线上家庭教育课堂。一方面,在校内设立家长“开放日”,有组织的学习家庭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借助自媒体平台开设“家长课堂”的互动模块,家庭为养成教育提供活动素材。

二是建立家校合作机构体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其动员、组织和协调的功能,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家长及时反映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意见,成为家校合作的桥梁,家长委员会每年可推选一位“模范家长”进行表彰。

三是开发心理健康立体对照图。在校学生人数众多,心理问题的成因、类型、程度复杂多样,开发心理健康立体对照图,便于家长、老师明确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困惑,有利于分析养成效果不佳的原因,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

四是应用养成教育多元评价系统。学生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成为评价系统的一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校和在家两种状态的现象发生,为实现家校共育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

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家长对家校合作有基本认识,希望与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共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家校相距甚远,家校信息互动匮乏,加之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家庭教育资源未被纳入到养成教育素材库。因此,学校应发掘多元的养成教育参与途径,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明确双方责任,增强彼此的约束力。我校将通过多种举措促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层次不断由“浅层合作”迈向“深度融合”,集家、校、生、社会四方力量共同实现养成教育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03)

[2]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基教-[2015]10号)[Z].北京,2015-10-16.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

作者简介:陈莉,1983年生,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项目:“基于家校合作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JGJX2018D435)


f_pic4.png

学生工作处官方微信平台新.jpg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了解更多校园咨询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春光华学院 版权所有 吉ICP备05002036号